淹水了,應該先發現成因、解決問題,而不是噴政治口水。#就已經夠潮濕了
一場雨,可以從討論降雨時間、累積雨量、時雨量來談起,我們最大的敵人就是「時雨量」。
天氣即時預報整理了本次熱帶低壓與莫拉克颱風的比較,不妨花點時間了解,我們真正要面對的是極端氣候,不該是流言蜚語。
以下轉載自「天氣即時預報」
-------
(21:00發佈)前幾日中南部的豪雨,讓許多地方遭受到了嚴重淹水,甚至有中南部民眾說:「從莫拉克之後,就沒有淹過這麼嚴重了」,連小編台南老家也淹了水。
#天氣小編 在這一次的事件中也很納悶,到底是多麼劇烈的降雨,才能造成如此大的災害,因此特別花了4小時,幫大家整理資料並製圖。
在劇烈降雨中,我們都怕「雨量多」,但其實更容易造成災害的,是「雨下得太急」,因此本文會以「時雨量」、「總雨量」與「大雨時間」來做比較。
並且,將以災情嚴重的「嘉義、台南、高雄」的「平地雨量」作為對象。
🔰事件說明:
▋八八水災(莫拉克):是由莫拉克颱風帶動的「大規模西南氣流」,雨勢「平地猛烈,但山區因地形攔截更為劇烈」。
▋本次熱帶低壓:主要大雨為低壓滯留於中部,低壓本身環流帶動水氣持續灌入,主要影響平地。
🔰時雨量:
▋嘉義:相似,分別為67mm與68mm,都很劇烈。
▋台南:莫拉克較大,但也都很劇烈。
▋高雄:本次熱帶低壓較大,且「異常劇烈」(108mm)。
🔰總雨量:
三縣市皆為「莫拉克較多」,主要原因為莫拉克颱風影響時間更長,有更多時間得以累積雨勢。
🔰大雨時間:
本次熱帶低壓,用「很短的時間(約1.5天內)」就下完「非常多的雨勢」,以「嘉義、台南」來說,莫拉克與本次雨量多出約100mm,但本次降雨時間,卻比莫拉克少40%以上,顯示「雨勢非常急」。
🔰平均時雨量:
▋嘉義:本次熱帶低壓為20.65mm/hr.,是莫拉克降雨強度的「1.76倍」。
▋台南:本次熱帶低壓為18.25mm/hr.,是莫拉克降雨強度的「1.48倍」。
▋高雄:本次熱帶低壓為12.43mm/hr.,是莫拉克降雨強度的「0.92倍」,比莫拉克弱。
(❗但高雄在當天早上11時,出現了108mm/hr.的極端暴雨,讓排水壓力大增。)
🔰結論:
總體而言,本次降雨在「平地或近山區平地」,降雨「總量」不及八八水災,但「降雨劇烈程度(強度)」幾乎都比八八水災當時強,加上山區大雨、水庫洩洪、潮汐變化,就讓城市的排水受到更大的挑戰。
這篇貼文,是要讓中南部朋友知道一件事:
「未來的極端降雨,可能愈來愈頻繁。」
以前我們都說,洪水是「百年一遇」,因此1959年的八七水災的50年後,我們遇到了莫拉克-八八水災,以為在接下來的50年,都能平安渡過。
沒想到,才過了不到10年,一次「更強」的暴雨,卻在南部造成了洪水。
許多的思維都需要重新思考,不論是政府的治水與防洪政策,一直到人民的防災、危機意識,大規模的調整已是必然,不能再用以前的作法來應變未來的災害。
我們面對的,是全球的氣候變遷,沒有一個人能在未來地球氣候有劇變時,逃過一劫。
因此,從事件中,我們必須記取教訓,並持續學習著與大自然共生共存。